食色性也:那个色情的年代
那天到Pudu车站送行,在报摊上看到久违的中文版MAXIM杂志,就买了本回家慢慢品尝。
这一期有篇文章回顾历史。嗯,我最喜欢读历史了。不过,这篇文章提到的“历史人物”都是些六、七十年代在戏院里宽衣解带的艳星。

这些“历史人物”的名字计有:陈萍、丹娜、艾蒂和丁佩。前面三位婆婆的大名我没听说过,不过丁佩的名字在我们那间小学里倒是鼎鼎大名的。

咸炸饼?我知道什么是咸炸饼,不过太油腻,所以少吃。但是,为什么说丁佩的“那里”是咸炸饼呢?应该说成“多美丽的玫瑰花”才对!
那么,为什么又是“玫瑰花”呢?除了花瓣形状神似之外,主要原因还有:花是植物的性器官。这是电影《The Bachelor》中哪位女性主义者,对“男生送花给女生”的诠释。
当年,丁佩和其他的艳星被传媒同仁统称为“肉弹”,想必是受当时美国苏联冷战的气氛所影响,国际新闻成天都是在谈核子弹,娱乐新闻当然也要谈其它具爆炸性的“弹”。

从该篇文章的历史年份记录来看,好像在1973和1974年有好多“艳情风月片”一齐在戏院上映。当时我还在幼稚园里忙着玩泥沙,不得空也没有心到戏院去看人家冲白白。


当年,本地著名画家李健省不晓得是否受到这股热潮影响,画出了这幅目前被国家画廊所收藏的峇迪画:Soul and Form。
到后来70年代后期,就好像射精后的松懈期,人们都竞相排队入戏院看“双秦双林”的爱情文艺片,把恋爱和生育的次序都给颠倒了过来。
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?
Last Update: 10 Dec 2007
标签: 食色性也
0 Comments:
发表评论
<< Home